以下文章来源于产城观察网 ,作者黄新云
在当下产业园区发展的洪流中,我们被种种市场现象与声音所包围。关于2024年产业园区总结出“十大幻觉”。这些幻觉,如同迷雾一般,让我们难以看清产业园区的真实面貌。然而,只有透过这些幻觉,打破幻觉具体分析,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产业园区目前所正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。
上期我们发布了“十大幻觉”上半期,涉及到园区招商的内容引发了讨论,芒果在视频中针对园区招商进行了分析,将原因与应对方法一一阐述。
感兴趣可以关注视频号“芒果说园区”。
十大幻觉6:2024轻资产模式是伪命题,会灭亡
幻觉来源:部分轻资产知名企业经营不善,压力巨大,媒体鼓吹轻资产无用论
破除幻觉:(1)笔者从来不觉得“园区轻资产”是伪命题,准确的说园区行业中起码60%的从业者是从事“轻资产”相关业务的,其中发财者、财富自由者不在少数,如果轻资产是伪命题也不知道大家都吃的啥;(2)不仅轻资产不是伪命题,反而2024是值得关注轻资产的时机,当然首先我们要承认我们在下行周期中,下行周期中布局轻资产并不是特别的理想,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,现在有一个很好的市场“空档”,就是“头部轻资产企业”被这轮冲击逼死者不在少数,反而留下了市场空白空间,其实无论是园区“轻资产”还是园区“工程”,都符合这个现况;(3)最后再对园区轻资产业务做下个人的观点总结,1.如果对于个人创业,轻资产是最好的赛道,但其中包括很多概念,运营服务、政策申报、概念论证等等,要求下沉得足够深,就笔者看来现在的机会基本都集中于街道一级;2.对于企业而言,轻资产只有2条路,其一轻资产为了重资产,短期轻资产只是起到保留团队作用,重资产才是轻资产的目的,其二把轻资产做资本化,这条路有点遥不可期,园区物业服务是现在这条赛道上最合适的方向。
十大幻觉7:园区只要有业务接触,就有很多延伸空间
幻觉来源:很多园区的轻资产公司都会自己骗自己,给自己未来巨大想象空间,具体以搭建平台、搭建生态为核心,赚通道费、赚延伸业务的钱。
破除幻觉:未来园区是唯专唯精的时代,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。
举个典型例子,很多企业在过去几年玩“P+EPC+O”,非常强的理由就是认为“P+EPC+O”有延伸空间,并在此上面造出了很多套模式。但问一句,敢问做过哪几个成功项目甲方对项目评价如何?可否参观参观?模式是多个成功项目的积累,进而抽象为模式,而非一套还没被证明过的思路在几个项目中的探索。
P+EPC+O真正玩明白,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事,团队不同管理逻辑不同,赚赚通道费还有可能,真的要切入业务就很可怕了。笔者了解,部分企业就是为了搭建链条式业务最后把自己活生生拖死。
十大幻觉8:2024园区运营就是搭建运营平台、搞各类活动
幻觉来源:对标了一堆成功的运营案例,发现园区运营就是搞活动、做体系
破除幻觉:对也不对,从外表来看都一样,但内在大有不同。举个不是园区行业的例子,当年大悦城的商业街区被很多同行学习,回去复制了一个一模一样的但经营极其惨淡,为什么呢?因为空间徒有其表,内容大有不同,大悦城的商街是根据周边5km,10km,20km的人群定制的,复制空间但不可能复制人群,生搬硬套肯定失败。
园区运营是一样的,运营核心是企业的运营,是人的运营,园区运营服务第一位的是服务企业家,减少徒有其表的运营,做好真实的服务是根本。
十大幻觉9:这一波,只要足够苟,就能苟的下去
对于个人而言,这波只要我足够苟,我就能苟的下去。
对于企业而言,只要我不动,我就能迎来下一波机会。
节约成本、龟缩不动看似不会犯错,但企业“业务模型”没有真正向下个时代转变,浪费的是宝贵的机会、形成团队僵化,而企业需要面向下个时代的人才。
十大幻觉10:只要我加几年班,后面就躺在功劳簿上吃饭
不要试图毕其功于一役,园区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的学习并接受新鲜事物的载体。只有保持学习的心态才能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。